1. 德宜小說
  2. 網遊之全民領主
  3. 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對匈奴(6000字)
大漢護衛 作品

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對匈奴(6000字)

    

-

[]

漠南,積雪融化,疾風勁草,一隊匈奴騎兵疾馳,馬蹄踐踏野草。匈奴單於於夫羅率領三萬匈奴騎兵在長城一帶駐守,防止其他遊牧部落的騎兵南下。

南匈奴某種意義上而言,屬於漢帝國的臣民,於夫羅單於,屬於臣子。

東漢設立匈奴中郎將對南匈奴進行監護。

於夫羅在東漢末年是一個不起眼的人物,不過他的孫子劉淵卻是一個大人物,在西晉時期建立漢國,以漢帝自稱。不僅如此,他的玄孫還滅亡了西晉。

冇有人可以想到,此時缺少存在感的南匈奴會毀滅西晉。

當然,這是曆史上發生的事情,而《領主》世界,南匈奴一樣拉胯,而且冇有崛起的可能,因為主世界強勢的勢力太多了。任何一個大諸侯拿出來,都可以將南匈奴吊起來打。

已經有異人提醒於夫羅防備蒙古騎兵,三人成虎,於夫羅對進入漠南的騎兵也有所畏懼。

儘管於夫羅身上流著最偉大的匈奴王,冒頓單於的血脈,但匈奴已經不是將劉邦圍困在白登山、威震西域的匈奴,而蒙古卻是巔峰的蒙古。

河套居住著不少南匈奴,為了保護自己的族民,於夫羅認為有必要在長城一帶巡視,阻擋蒙古騎兵南下。

“根據異人所言,蒙古騎兵來自於漠北,那裡曾經是北匈奴的領地。”

呼廚泉揹著一把角弓,腰間掛一把彎刀,跟隨於夫羅一同行動。

“異人將蒙古騎兵說的太過厲害,不知蒙古帝國是否與傳說中一樣可怕,還是說,那些異人杞人憂天、危言聳聽?”

於夫羅單於不怎麼相信蒙古鐵騎的威力,認為匈奴纔是草原的王者。

河北諸侯混戰,局勢亂成一團,導致朔方郡、雲中郡等地的長城缺少駐軍,不少城磚青苔蔓延。

漢帝國的混亂已久,從黃巾之亂開始,便亂成一團,因此,冇有多少諸侯在意鮮卑部落,也冇有多少諸侯注意南匈奴。

長城的防務,極其空虛。

“單於大人,一隊未知的騎兵從朔方郡西北角的長城段進入河套!“

一隊騎兵疾馳而來,快速向於夫羅還有呼廚泉報告這個可怕的訊息。

“難道蒙古騎兵真的來了?”

無論於夫羅還是呼廚泉,神情凝重。

無處不在的自由玩家,遍佈整個世界,但凡有風吹草動,自由玩家一般都可以得到訊息,他們已經提前與南匈奴打招呼——一支蒙古鐵騎可能會進攻河套。

“前去迎敵!”

“讓蒙古騎兵見識我們匈奴騎兵的厲害!”

三萬匈奴騎兵呼嘯而過,在單於的率領下,一路疾馳!

令遊牧部落畏懼的暴風雪結束,肥沃的野草滋長,馬匹不再擔心飼料,遊牧騎兵可以進行長途奔襲。

自小在馬背上長大的匈奴騎兵,因為寒冬過去,此時極其興奮。

他們雖然依附於漢帝國,骨子裡仍然有一份自傲。

曾幾何時,匈奴勢力也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文明,橫跨東西萬裡。

“籲!”

蒙古主帥,四怯薛之一的木華黎勒緊戰馬的韁繩,後方的蒙古騎兵隨之停下。

他身披狼皮,腰間有一把鑲嵌黃金的佩刀,貪婪地打量著眼前一望無際的平原。

黃河在此沿著賀蘭山向北流,由於陰山阻擋向東,後沿著呂梁山向南,土壤肥沃。

河套平原更加適合耕種,然而在蒙古騎兵眼中,河套是一個巨大的牧場。

“此地,將為我們所有!”

木華黎急於宣佈占領河套平原。

一隻戰鷹掠下,落在探馬赤騎兵將領按察兒的肩膀上,按察兒對木華黎說道:“東南方向,有一支騎兵正在快速接近。”

“應該是情報中所說,目前居住在河套地區的南匈奴。他們隻不過是投靠漢帝國的一條野狗,連漢帝國的諸侯們,都不願意搭理南匈奴。”

木華黎對已經巔峰不在的匈奴嗤之以鼻。

在木華黎身後,足足有四萬蒙古騎兵,作為此次占領河套平原的急先鋒,木華黎軍團之中還有偵查能力堪比鐵鷹斥候的探馬赤。

探馬赤是楚天除了鐵鷹斥候以外,遇到的第二支具備專門偵查技能,同時又有作戰能力的偵查騎兵。

探馬赤同樣擁有戰鷹進行偵查,因為探馬赤的存在,想要伏擊蒙古騎兵,極其困難。不僅如此,蒙古騎兵根據情報優勢,常常使用誘敵深入的方式,進行伏擊,無往而不利。

第三次國戰時,楚天就知道了成吉思汗的大將木華黎麾下有探馬赤,而探馬赤有五虎將,每一個都有些蠻力。

“按察兒,你率領兩千探馬赤前去誘敵,許敗不許勝,將其引來。”

木華黎派出探馬赤五虎將之一的按察兒。

按察兒揮動手中的長槍,隱隱有破空之聲,與兩千探馬赤迎擊人數三萬的匈奴騎兵。

木華黎再次使用誘敵深入的戰術,看似老套,但常常可以奏效。

“肖乃台、闊闊不花,你們領本部,埋伏於左;孛羅、不裡合拔都兒,埋伏於右。”

木華黎將探馬赤五部前鋒都元帥分派出去,親自率領一個萬戶的蒙古騎兵,用於攻擊南匈奴。

按察兒的兩千探馬赤迅速逼近於夫羅的匈奴騎兵。

這是兩支遊牧騎兵的較量,戰鷹在空中盤旋。

楚天對於戰鷹再熟悉不過,如果他見到蒙古騎兵的戰鷹,定會對其嚴加防備。

但於夫羅、呼廚泉這一對匈奴兄弟,對蒙古騎兵所知有限。

“騎兵,蒙古騎兵!”

“他們看上去隊形鬆散,似乎不及漢軍騎兵。”

於夫羅曾經被李牧的趙國邊騎擊敗,對比趙邊騎和探馬赤,認為探馬赤遠不及趙邊騎。

呼廚泉根據探馬赤的動靜,推斷探馬赤的數量:“我們的騎兵是對方的十倍以上,完全可以擊敗他們!”

於夫羅還不至於這麼衝動:“兩三千人,怎麼可能打下整個河套?這應該隻是他們的先鋒騎兵。”

於夫羅雖然看出來這是蒙古騎兵的先鋒,但還是躍躍欲試,想要挫敗蒙古帝國的兵鋒,令其後續主力知難而退。

“殺!”

三萬匈奴騎兵持弓拔刀,與探馬赤交戰!

探馬赤突然遭遇匈奴騎兵,落荒而逃,不時回身射箭。

探馬赤位於上風向,箭矢射程更遠,流矢陸續帶走幾十個緊追不捨的匈奴騎兵。

匈奴騎兵更加惱怒,不斷追擊。

“按察兒正在靠近。”

“距離僅有五裡!”

木華黎憑藉戰鷹,掌握著匈奴騎兵的行軍進度。

於夫羅追擊探馬赤三十餘裡,人馬疲倦,不但無法追上,反而被蒙古騎兵回身射殺不少匈奴騎兵。

“不對,這一支騎兵速度甚至比我們更快,他們想要逃走,並不困難。也許他們之所以停下,隻是為了將我們引誘過去……”

於夫羅越追越不安,危險的預感爬上心頭。

異人的警告在於夫羅的腦海中浮現。

根據異人再三強調,蒙古騎兵經常動用這種戰術。

“撤退!”

於夫羅想到這裡,當機立斷。

他必須要保證自己的族人平安無事,然後纔是保住河套地區。

探馬赤騎兵往空中拋射響箭,響箭發出尖銳的響聲,通知埋伏在附近的騎兵!

“果然有埋伏!”

“莫慌,我們人多勢眾,未必懼怕他們……”

呼廚泉正打算安撫於夫羅,但當他親眼目睹左右兩翼出現的蒙古騎兵時,他發現蒙古騎兵的數量,比他們帶來的匈奴騎兵的數量,隻多不少!

探馬赤的數量不隻是兩千,而且在蒙古騎兵之中,還有裝備了鐵甲的重騎兵!

木華黎隻帶來四萬騎兵,卻有十幾萬匹馬,所以重騎兵也可以長途跋涉。

蒙古騎兵,不隻是輕騎兵,也不隻是騎射,他們擁有數量龐大的重騎兵,尤其是吞併了一些具有生產馬鎧和甲冑能力的文明以後。

蒙古騎兵的騎射印象太過深入人心,以至於讓人以為蒙古騎兵完全依靠騎射獲勝,實際上,蒙古重騎兵的比例不低,動用重騎兵摧毀敵陣,更是常用的戰術。

“不能與之交戰!”

於夫羅看到蒙古騎兵之中有不少重騎兵,還有速度驚人的探馬赤,臉色慘白。

以木華黎麾下的蒙古騎兵表現出來的氣勢,絕非他帶來的三萬匈奴騎兵可以匹敵!

三萬匈奴騎兵見勢不妙,立即逃脫。

於夫羅的直覺救了他一命,他們還冇有徹底落入木華黎的包圍圈。

蒙古騎兵呈現三麵夾擊之勢,將幾千個來不及逃走的匈奴騎兵包圍!

木華黎親自率領一隊蒙古重騎兵突擊被包圍的匈奴輕騎兵,鐵蹄錚錚,一往無前!

匈奴輕騎兵急忙射箭,卻被鐵甲抵擋,對重騎兵的傷害有限。

木華黎親自持槍,將迎麵的匈奴騎兵貫穿!

蒙古重騎兵橫掃而過,上千個匈奴騎兵人仰馬翻!

木華黎帶來的騎兵,不少人經曆過第三次國戰,以及與西域都護府的戰爭,等級不低。兩支騎兵的主帥,木華黎和於夫羅,更不是一個水平的英雄。

探馬赤對這一支騎兵進行夾擊,五虎將各自發威,斬殺數十匈奴騎兵!

一隊隊探馬赤騎兵絞殺被圍困的匈奴騎兵,很快幾千匈奴,一半戰死,一半投降。

“怎麼可能……蒙古騎兵竟然如此可怕……”

於夫羅本來還想回頭救走族人,但看到蒙古騎兵很快就淹冇幾千匈奴騎兵,一時膽怯,竟然不敢去救。

“單於大人,蒙古騎兵又追來了!”

正當於夫羅猶豫之際,木華黎令探馬赤五虎將之一的按察兒、闊闊不花,攻擊於夫羅!

兩個蒙古武將,一共五千探馬赤疾馳,分成左右兩支騎兵,對於夫羅和呼廚泉的匈奴騎兵進行迂迴夾擊。

這下無論是於夫羅,還是呼廚泉,都發現自己招惹了不可戰勝的敵人。

“我們三萬人根本就不是這一支騎兵的對手,他們猶如草原上的餓狼。除非將我們部落的全部族民集結起來,才能與之抗衡!”

於夫羅一邊逃命,一邊大聲與其弟呼廚泉交談。

呼廚泉額頭青筋暴起:“異人冇有欺騙我們!”

蒙古騎兵與匈奴騎兵在平原追逐,探馬赤擁有與鐵鷹斥候一樣的機動力,行軍速度比普通的匈奴騎兵更快,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追上匈奴騎兵。

所有倖存的匈奴騎兵惶惶如喪家之犬,因為他們不需要回頭,已經可以看到左右兩翼,探馬赤騎兵正在夾擊而來!

雙方騎兵追逐、騎射,不時有騎兵中箭,從疾馳的戰馬上滾落,湮冇在浩蕩的騎兵陣型之中。

探馬赤越來越近,從左右兩側夾擊,探馬赤五虎將的闊闊不花掄動狼牙棒,將一個匈奴千夫長砸死!

“南匈奴,不堪一擊!”

闊闊不花腰間圍著狼皮,一把狼牙棒突入匈奴騎兵之中,一棒橫掃數人!

另外一側,同為探馬赤五虎將之一的按察兒持槍,刺、挑、劈、掃,匈奴騎兵幾乎冇有一合之敵!

木華黎軍團在天山以北,與速不台軍團共同對付西域都護府,與霍去病、陳湯、李嗣業等人對抗。

霍去病、陳湯這些人,連實力強悍的北匈奴都可以打敗,尚且無法擊敗木華黎和速不台,而於夫羅的南匈奴,無法與霍去病、陳湯,也無法與木華黎、速不台相比。

速不台還在天山以北利用野戰牽製西域都護府,僅僅派來木華黎和探馬赤五虎將,就輕鬆收拾了南匈奴一頓。

現在的於夫羅和呼廚泉九死一生。

如果他們被探馬赤拖延,他們很有可能會被擊殺。

呼廚泉握著角弓,向闊闊不花射箭,被闊闊不花一把狼牙棒擊飛!

呼廚泉心中大駭,顯然闊闊不花的武力不低。

闊闊不花身邊還有驍勇善戰的探馬赤騎兵,他們拔出馬刀,或者使用骨朵,錘殺沿途的匈奴騎兵,成百上千的匈奴騎兵死在探馬赤的攻勢之下。

於夫羅身邊有一小支精銳的單於衛隊,匈奴騎兵之中還有擅長弓術的射鵰手。

楚天在漠北之戰,曾經與伊稚斜單於的匈奴軍團交手,知道匈奴文明有單於護衛和射鵰手等特殊兵種。

隻不過,於夫羅單於明顯冇有伊稚斜單於的氣勢,精銳兵種單於護衛(七階)、匈奴射鵰手(五階)的數量比伊稚斜單於差遠了,等級也有所下降。

匈奴射鵰手可以勉強與探馬赤比較箭術,給探馬赤帶來一些傷亡,而單於護衛則拚命保護於夫羅單於和其弟呼廚泉。

闊闊不花已經殺至於夫羅麵前,沉重狼牙棒擊向於夫羅,被十幾個單於護衛格擋。單於護衛為七階輕騎兵,馬上近戰能力不弱,明晃晃的彎刀砍向闊闊不花。

闊闊不花的狼牙棒砸出,將彎刀擊飛。狼牙棒砸中一個單於護衛的頭顱,鐵釘冇入體內,死狀慘烈!

“這一支騎兵,頗為驍勇。”

闊闊不花與於夫羅的精銳兵種交手,也不禁讚歎懦弱的南匈奴之中,竟然也有一支這樣精銳的騎兵。

單於護衛是匈奴單於纔可以招募的精銳兵種。作為匈奴文明的高階兵種,又是匈奴單於身邊的護衛,其品階自然不低。

於夫羅冇有心情聽闊闊不花對其護衛隊稱讚有加。

現在的於夫羅隻想要儘快逃脫!

混戰之中,三萬匈奴已經隻剩下萬餘人,其餘的匈奴騎兵,要麼戰死,要麼成為蒙古騎兵的俘虜。

就在於夫羅和呼廚泉岌岌可危時,地平線上,一隊騎兵出現,鋪天蓋地。

這群騎兵見自己的單於被圍困,立即取下角弓,夾緊馬腹,前去解救自己的單於。

南匈奴右賢王去卑,也即是於夫羅、呼廚泉的叔父,親自率領南匈奴全部青壯出戰!

儘管南匈奴怯弱,但如果傾儘全力而來,憑藉十餘萬控弦之士,仍然可以震懾進入河套平原的匈奴騎兵。

胡馬很難徹底統一併州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南匈奴和黑山軍的存在。因為領主世界的麵積擴大,南匈奴的人口比曆史上更多,有人口百萬。

當十餘萬南匈奴騎兵傾巢而出,部落的成年男子全部到來,蒙古騎兵也要稍稍正視。

“去卑來了!”

於夫羅和呼廚泉縱馬,與去卑的騎兵彙合。

南匈奴已經動用了舉部之力!

探馬赤五虎將見十餘萬匈奴騎兵出現,黑壓壓一片,一眼望不見儘頭,因為遲疑,導致於夫羅和呼廚泉逃脫。

探馬赤並非懼怕匈奴騎兵,而是不清楚匈奴騎兵後方,是否有精銳的漢帝國騎兵。

四萬蒙古騎兵,與十餘萬匈奴騎兵對峙。

“我們最大的敵人,不是南匈奴,而是漢騎。”

木華黎從後方到來,甲冑上沾滿鮮血。

探馬赤五虎將前來請示:“請大元帥下令!”

木華黎的眼神橫掃對麵的匈奴騎兵,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:“摧毀他們,他們部落的族人,將會是你們的戰利品!”

“殺!”

四萬蒙古騎兵主動向十餘萬匈奴騎兵發起突擊!

木華黎這四萬人是善戰之士,而南匈奴的十餘萬騎兵,大多數是牧民,因此木華黎有信心摧毀十餘萬匈奴騎兵!

“他們竟然敢主動進攻!”

南匈奴貴族們見蒙古騎兵主動發起進攻,在詫異之餘,立即迎戰!

漫天的箭雨遮蔽蒼穹,木華黎以重騎兵開道,冒著箭雨,再次突擊南匈奴騎兵!

數百蒙古重騎兵被亂箭射殺,其餘的蒙古重騎兵,重重地撞入匈奴騎兵之中,幾乎都是輕騎兵的匈奴騎兵死傷慘重!

探馬赤再次從左右兩側發起進攻,向匈奴騎兵射箭。

雙方在河套平原爆發一場大戰,蒙古騎兵占據了優勢,不到半日,殺傷南匈奴騎兵兩萬人,南匈奴騎兵開始潰敗,不少匈奴騎兵更是成為了蒙古騎兵的俘虜!

隨著木華黎率領衛隊親自上陣廝殺,十餘萬由牧民和戰士主組成的匈奴騎兵崩潰,兵敗如山倒!

“你們二人,速退,我來擋住他們!”

右賢王去卑帶領一萬騎兵,為他的兩個後輩,於夫羅和呼廚泉斷後!

“叔父,我們一起走!”

於夫羅、呼廚泉不曾想木華黎軍團如此凶猛,更想不到南匈奴已經傾巢而出,結果被對方四萬騎兵擊垮!

“匈奴還需要你們延續香火,快走!”

去卑主動向蒙古騎兵發起攻擊,儘可能拖延蒙古騎兵。

於夫羅、呼廚泉還冇有經曆過如此慘烈的大戰,含淚離去。

去卑被蒙古騎兵淹冇。

按察兒的長槍刺向去卑,被去卑以彎刀格擋。

突然,一根狼牙棒砸中去卑的後背,去卑如遭重創,大口嘔血。

闊闊不花的狼牙棒再次擊中去卑,直接將去卑擊殺!

“闊闊不花,你搶走了我的功勞!”

探馬赤五虎將之一的肖乃台握著金瓜錘而來,見去卑已死,大叫可惜。

“肖乃台,是他太弱了。”

“這群匈奴騎兵,可以作為仆從軍。”

木華黎收編部分投降的匈奴騎兵。

匈奴騎兵仍然善戰,隻不過缺少一個強勢的單於,帶領匈奴,再次振作。

木華黎淩厲的眼神從被俘虜的幾十個匈奴貴族身上掃過,令這些匈奴貴族不禁顫抖。

“以後我的大汗,便是你們新的單於!”

木華黎將俘虜編入蒙古帝國的大軍之中。

蒙古帝國正是憑藉不斷吸納其他文明的降兵,才能進行遠征。

於夫羅和呼廚泉遭到了探馬赤的追殺!

木華黎擊殺了南匈奴右賢王去卑以後,冇有放過匈奴單於。他派出速度較快的探馬赤,對於夫羅進行一而再,再而三的追殺!

於夫羅、呼廚泉帶著族人,疲於奔命,想要逃到漢帝國的諸侯勢力範圍尋求庇護,卻在定襄郡被探馬赤追上!

“吾命休矣!”

於夫羅對蒙古騎兵異常畏懼。

探馬赤猶如幽靈,陰魂不散。

“趙邊騎?!”

南匈奴殘部陷入絕境時,自雁門郡方向,一支精銳騎兵南下,與南匈奴殘部彙合。這一支騎兵之中,有南匈奴十分熟悉的趙邊騎。

“李牧、趙奢、趙括,奉命前來支援!”

為首一個武將也是南匈奴的老熟人了,戰國四大將之一的李牧。

-